养肝、益肾、补气血……一颗桑葚五味药,现在
2024-01-16 12:40:53 来源:
现在不养生,将来养医生。千万别赢了事业,输了健康。关注我,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,对您有益无害!如果问起现在有什么应季水果,很多人会脱口而出:桑葚。每年的4~6月,都是桑葚的成熟季。早在两千多年前,桑葚就成为了皇帝御用的补品,可见其营养价值之高。但吃桑葚究竟会给身体带来哪些好处,您知道吗?一颗桑葚五味“药”中医认为桑葚味甘酸,性微寒,是一种滋补强壮、养心益智的佳果。桑葚还是一种药食两用的水果,《本草纲目》等多部医药典籍中,都有详细描述桑葚的药用价值。吃桑葚相当于服用五种补药,对身体具体有以下好处:1、增强免疫力研究表明,桑葚中含有极为丰富的营养素,包括活性蛋白、胡萝卜素、花青素、矿物质等等。这些物质的含量超过其他水果数倍,进入人体后能有效扩充血液容量,迅速补充营养,促进造血功能,增强机体免疫力,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细菌病毒侵袭的机会。2、补肝益肾中医认为,肝主藏血、肾主生髓,是人身能量储存基地。而桑葚性味甘酸,入心、肝、肾经,食用后正好有较好的补肝益肾功效。夏季吃桑葚、饮用桑葚汁,不仅可以补充体力,还能辅助治疗肾虚精亏导致的腰膝酸软、夜尿频多、五心烦热、阳痿早泄等症。3、乌发美容桑葚中含有大量对改善发质有帮助的乌发素,它能使头发变得乌黑亮泽。而且桑葚中还含有很多维生素、花青素等物质,它们能改善皮肤血液供应,促进血液循环,从而也有助于缓解脱发问题。在血液循环顺畅、营养物质均衡的环境下,皮肤也会越发的白皙、细腻。4、润肠通便桑葚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、矿物质以及纤维素,再加上其中丰富的鞣酸、脂肪酸、苹果酸等物质,可以较好地促进胃液分泌,刺激肠道蠕动,帮助肠胃有效消化脂肪、蛋白质及淀粉等物质,健胃促消化功效非常好。5、滋阴补血桑葚还有较好的补血功能。如将新鲜桑葚和桂圆肉按比例炖烂,每天食用两次,可有效缓解贫血症状。而从中医的角度来说,桑葚是一种寒性食物,味道略带酸味,故可生津止渴、补血润燥,对于阴血不足导致的头晕目眩、烦躁失眠、消渴口干等症均有一定的辅助疗效。好吃的桑葚这样挑1、看颜色如果桑葚颜色为半红半黑,那么说明桑葚虽然到了成熟期,但还没有完全熟透,此时的口感是酸中带甜的。桑葚颜色完全变黑后,酸涩味就会明显下降,越黑的桑葚一般口感也越甜,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。2、看大小我们在挑选桑葚的时候,以乌黑发亮、颗粒饱满、果实结实、表面没有出水分的为好。而桑葚的大小和口感一般没有明显关联,即便是个子小的桑葚,如果外面颗粒饱满且分布大小一致,乌黑发亮,那么吃起来味道也很不错。3、看果柄桑葚上一般都会带有一个小小的果柄,大家挑选的时候可以观察一下。如果果柄看上去是嫩绿色的,说明桑葚刚摘下来没多久,较为新鲜,水分充足;但如果你发现果柄已经有些发黄,甚至果柄和果肉接触的位置有发软的迹象,那就说明桑葚已经很不新鲜了,切勿再购买。4、闻味道桑葚是一种比较“娇气”的水果,运输保存稍有不当就会压烂腐败,所以挑选的时候大家可以捧一把在手上闻一闻味道。闻起来没有什么异味的,新鲜程度尚可;如果闻上去就有明显的酸味,那么很可能已经腐败变质了。清洗桑葚有妙招1、清洗时要留蒂桑葚清洗之前需要先剪掉多余的叶子,但是桑葚果子上的果蒂一定要留下来,千万不要一并除去。这样可以避免清洗时细菌和农药从果蒂破损的位置进入到果肉中。2、流水冲洗桑葚外面没有果皮,所以果肉上很可能会残留有一些农药。清洗的时候,很好是打开水龙头用流水冲洗,让流动的水尽量把农药等有害成分直接带走。3、盐水清洗桑葚很好不要在清水中泡洗,但可以用盐水泡洗。盐水有杀菌作用,可以一定程度上祛除依附在桑葚果肉表面的细菌,让人食用更放心。4、面粉清洗取少量面粉撒在桑葚表面,和桑葚一起混合清洗,这样面粉沾水后会通过其粘性把桑葚表面的农药残留物去除掉,然后再用流水冲洗一次,桑葚就很干净了。3种吃法让桑葚更美味除了直接生食桑葚之外,下面这3种吃法也很美味,而且对身体健康也有益处哦!1、桑葚酒将桑葚清洗干净后放在阴凉处晾干。待桑葚晾干后将其放入干燥容器中,然后倒入烧酒,一般一斤酒配3两左右的桑葚;如果选择的是绍兴黄酒,那一斤黄酒需搭配半斤左右的桑葚。喜欢喝甜的,可以在其中加入适量冰糖,泡制1个月左右,就可以饮用了。2、桑葚蜜膏将淘洗干净的桑葚倒入锅中,放入清水,用大火熬煮30分钟,将汁水倒出;再倒入清水,大火熬制30分钟,把汁水倒出;如此重复3次后将所有汁水一起倒回锅中,大火煮至汤汁变得粘稠,然后放入蜂蜜继续熬煮。煮开后关火,待冷却后用瓶子分装,放入阴凉避光处或是冰箱冷藏室保存。3、桑葚泡醋准备250克桑葚,洗净控干水分,放入干净的容器中,然后倒入陈醋,量要完全没过桑葚,之后密封保存3个月左右即可食用。食用时需用水稀释8~10倍以上,很好饭后饮用。桑葚虽然营养丰富,但因其性寒、糖类含量丰富,且含有一种叫做胰蛋白酶抑制物的物质,故脾虚者、糖尿病人及儿童不宜过多食用。--THE END--商务合作请加微信:gulianghao01本文转载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